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

知識管理成功案例─台積電

動機

英特爾來台灣找工廠代工生產晶圓,到台積電發現台積電有兩百六十六個缺點,而無法讓台積電成為英特爾的晶圓代工。半年後,台積電努力將缺點降為六十六個,再半年後,只剩下六個。


導入流程與作法



  1. 設立中心團隊(central team)實施聰明複製(smart copy)
    →將營運最好的執行策略複製到新建的工廠。
    →擁有教戰手冊教導新進的技術人員
    →複製的過程中擁有複製主管(copy executive),確保其他廠的人是否有做到正確的copy

  2. 資訊科技的進步
  3. →電腦進行例行性的工作,人做決策的工作
    →自動化程度達到95%以上


  4. 虛擬晶圓廠
  5. →資訊科技也積極讓整個台積電製程透明化,讓客戶可以透過網際網路,將台積電的工廠 當成自家後院的工廠
    →客戶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直接連接生產工廠以了解進度


  6. 知識分享與更新
    →好創意要求大家共享
    →人事考核中包括是否能分享經驗
    → 藉由討論、分享,將每個人的工作經驗以電腦編碼儲存→改善是永無止盡的核心思想


導入的計畫與策略


  1. 台積電同步導入「企業入口網站」與「知識管理」兩大專案以解決溝通成本日益高、落實知識管理需求的問題。

  2. 專案的導入分二個階段進行。(圖一)

  3. 台積電為達成節省成本提高良率,TSMC Fab MIS知識管理部門自行發展即時生產知識系統。

圖一:專案導入的兩個階段

E化的方向與目標

  1. 資訊部門針對作業流程設計
  2. 明確的工作流程
  3. E化標準要求很高
  4. 審慎尋找適合軟體
  5. 與聯電競爭激烈
  6. 積極發展電子商務
  7. 建立顧客以及企業入口網站



心得:

從台積電的案例中看到了導入知識管理的諸多好處,當然,在導入系統時首要條件就是要得到高階主管的支持,而台積電的主管們容易接受新的知識也一直推動,不會因為創新的失敗遭受懲處;加上台積電的每個人要由工作中、書本中挖掘出最好的工作方式以及相關專業知識,從組織的文化開始做起知識管理;強調知識分享、儲存、知識的傳承等這些是從組織的結構面做起,讓公司走向知識經濟的頂端並且創造出知識經濟

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,我們皆知道知識管理是將知識有效的整合運用;重點在於提供更迅速更方便更有系統的架構,讓知識可以更快速的傳播並加以正確運用及創造團體知識,形成企業中know-how的競爭優勢,真正達到產業創新與變革,增加企業利潤,讓企業得以永續經營。




參考資料:
http://www.dpes.tc.edu.tw/lib/candle/di_2.htm

http://web.nutn.edu.tw/el/gjhwang/SC2005-08.pdf

http://www.pws.stu.edu.tw/tntsai/KM/P-4.ppt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